連日來,吉林省疫情防控形勢嚴峻,牽動著遼寧人民的心。而隨著沈陽市疫情防控政策升級,大量處于封控區、管控區域的市民買菜不便,也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。

為緩解吉林省和沈陽市“菜籃子”壓力,讓更多市民吃上新鮮蔬菜,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,4月2日晚,遼寧農產品交易集團接到省委省政府指令,緊急組織1320噸新鮮蔬菜打成蔬菜包,援吉林、供沈陽!

在省商務廳的組織領導下,遼寧農產品交易集團連夜成立抗疫保供臨時領導小組,交易集團全體員工齊上陣,周密制定采購、分揀、配送計劃,與集團自有基地、合作基地聯絡貨源,準備包裝耗材,連夜調配現場作業人員,組織做好防疫物資及后勤保障工作。省交通運輸廳組織13家物流企業組成運輸車隊,調集應急保障車輛48臺;省農發行開辟疫情保供綠色通道,發放應急貸2000萬元;沈陽市發改委、市應急管理局緊急調配移動衛生間和照明車,保障分揀工作順利進行。多方配合,全力保供。

4月3日一早,十余種菜品及必要保障物資到達集配中心,分揀集配作業正式開始。

為減少送至各地之后二次分裝的繁瑣和疫情傳播的風險,此批蔬菜全部分揀裝袋、封裝入箱,可直接發放至市民手中。每箱4份,每份10斤,包括甘藍、金針菇、土豆、圓蔥、黃瓜、胡蘿卜、角瓜、尖椒、西紅柿等十余個品種,還按照東北的飲食習慣配有蔥姜蒜,能夠保證一個家庭2-3天所需。

針對分揀任務重、時間緊這一問題,省商務廳、省交通廳、省供銷社主要領導組成了現場指揮小組,省直機關工委緊急調度700余名省直機關干部前來支援,省交投集團、省能源產業控股集團等國有企業組織突擊隊投入分揀集配一線,沈撫示范區也組織志愿者趕赴現場。一千余人在節假日期間夜以繼日、輪流倒班作業。

為避免人員聚集帶來的疫情防控風險,所有進入集配中心人員均記錄在冊,測溫、出示綠碼并查看48小時內核酸檢測報告,大貨車司機進入廠區需貼封條不得下車,中心內每小時進行一次消殺,每日為所有人員做一次核酸檢測?,F場分揀人員需身著防護服、一次性手套,無特殊情況不得摘下口罩,“疫情防控監督員”24小時巡邏……在省疾控中心人員的現場防疫指導下,遼寧農產品交易集團嚴格按照規定,一手抓物資裝配,一手抓疫情防控,全力保障“菜籃子”裝得更多、拎得更穩。


經過緊張有序的分揀裝配,僅用不到20小時,第一批5臺車輛集裝箱就從中國供銷農產品(沈陽)集配中心駛出,于當日上午送至吉林省并完成交接,展現了遼寧人民抗擊疫情的速度與溫度。截至4月6日晚間,共計向吉林省發出32個車輛集裝箱,裝載新鮮蔬菜包13.4萬份,共計670噸。在馳援過程中,遼寧省上下統一指揮、各司其職,嚴格把控綠色通道開放、全程閉環運輸、無接觸貨物交接、人員封閉管理等各個環節,確保實現人員、物資雙安全的目標。

“遼吉一家,共克時艱。攜手抗疫,共盼春來。物資雖輕,真心一片。偶有破損,敬請諒解”。每個送到吉林的箱內都裝有一張紅紙條,這是遼寧人民對吉林老鄉滿滿的關愛。


馳援吉林省的同時,保障沈陽本地的650噸、13萬份蔬菜包也隨著分揀完成陸續送達沈陽市各封控區、管控區的街道社區,連夜發放至市民手中。


“感謝政府為我們發放愛心蔬菜,雖然身居室內,仍覺春風拂面”“蔬菜很新鮮,明天要做個東北亂燉”……6日一大早,很多沈陽人的朋友圈、抖音里就被政府發放蔬菜包的照片、視頻刷了屏。這些愛心蔬菜的背后,是省委省政府的有力組織調配,是各省直機關的通力合作,是遼寧農產品交易集團這樣的國有企業的實力與擔當,更是每一個普通人的無私奉獻!


連續4個日夜與時間賽跑,原地作業不離崗,一日三餐都在現場,累了就席地小憩、冷了就喝幾口熱水,頂著風吹、抵抗寒夜,白色防護服不僅隔離病毒,更是夜間保暖的“盔甲”。每一箱物資都盛滿愛心,每一次相助都輸送力量。正是這些人沖鋒在前,守初心擔使命、舍小家顧大家,才能夠圓滿完成保障任務。他們是機關干部、是國企職工、是工人、是農民。而在這次緊急保供“戰役”中,每個人都是“英雄”。向所有參與此次保供的“英雄”致敬!

保障任務結束后,省商務廳專程發來感謝信,為交易集團在此次任務中的出色表現表示感謝。

遼寧農產品交易集團將繼續發揮重點民生保供企業作用,全力保障生活物資供應,為早日奪取抗擊疫情的全面勝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讓我們共同期待,疫情消散,春暖花開,一起譜寫遼寧更加絢爛的嶄新篇章。